公路客運受“京滬高鐵”開跑影響不大
“京滬高鐵”正式開通運營已有10天,原先不少人擔心的公路客運也經(jīng)受了考驗,但事實說明,受“京滬高鐵”開通影響最大的是民航而非公路客運。
從“京滬高鐵”開通及最新的鐵路運行圖看,雖然京滬、滬寧、滬杭三條高鐵運行178對,比原運行圖增加31.3%,但其中京滬方向列車占了86對,而南京以遠的京滬高鐵沿線地區(qū)如徐州、泰安、濟南、滄州等,并非公路客運的目標區(qū),因此影響甚微;目前上海至北京僅保留每天1班夕發(fā)朝至的鐵路臥鋪客車,對公路客運影響更是忽略不計。
公路客運的定位和優(yōu)勢在于800公里以內(nèi)的中短途而非長線,而高鐵錯站??康哪暇?、鎮(zhèn)江、常州、無錫、蘇州、昆山等車次未加密開行,因此,公路客運可運用“客滿即走”、“滾動發(fā)班”的密集方式搶奪客流。
“京滬高鐵”價格定位由巨額建造成本和營運費用決定,比照對象為民航而非公路,高鐵定價為平均每人每公里0.49元,即使有浮動也在較窄范圍內(nèi);而公路客運平均每人每公里0.26元。以上海到北京為例,公路臥鋪客車比京滬高鐵最低二等座價低200-300元;上海到南京公路客票為87元,比高鐵票價低30%。對大多數(shù)非商務人士而言,為提早一小時到達而多花費幾十元是奢侈的,從中國國情出發(fā),公路客運仍不失為大眾化的交通方式。
公路客運有自身的特點和長處,例如門到門、點到點的“無縫對接”,轉(zhuǎn)乘方便;達到交通部二級車型以上標準的客車占85%以上;長途客車已安裝視頻和GPS系統(tǒng);公路客運部門推出的“一票多點承運”“小區(qū)接駁”“聯(lián)網(wǎng)售票”“代辦多城市回程客票”等精細化服務項目也給乘客帶來便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