匯眾被收購 重卡市場集中化在加強
重卡市場,只見進者不見出者。各種資本看好的重卡市場,單單為何容納不下匯眾?
在中國重型車市場風起云涌的當下,業(yè)內見慣了魚貫而入的新進者,卻很難見到有誰掉隊被擠出隊伍。
不過,這個現(xiàn)象正在改變。
出人意料的是,這個掉隊者,卻是中國汽車頭等大集團上汽旗下的重型車——匯眾重卡。
上汽的考量
中國重汽宣傳部不久前向本刊確認,中國重汽已經(jīng)收購了上海汽車旗下匯眾重卡的大部分資產(chǎn),其中還包括一部分客車業(yè)務。顯然,上汽將重卡市場的寶押在重慶基地,將原先旗下重卡品牌匯眾終因慘淡經(jīng)營而拱手出售。
已經(jīng)有很長一段時間了,匯眾重卡逐漸消失在業(yè)內視線之外,人們談到上汽的商用車,都會首先想到距其幾千里之遙的紅巖重卡。在聯(lián)合依維柯和紅巖后,上汽商用車也確實不再指望匯眾能給它們帶來起色。
就在前幾年,匯眾還發(fā)布了“陸艦隊”品牌和鯊系列產(chǎn)品,國內各大車展更是悉數(shù)高調參展,主管匯眾的上汽高層誓言做強匯眾,實現(xiàn)上汽“商乘并舉”戰(zhàn)略。雖然后來上汽將重卡重心放在了重慶,與依維柯和紅巖合作重新爭奪重卡市場,但這并不能說上汽主動放棄了匯眾。
匯眾重卡曾經(jīng)是上汽旗下一塊優(yōu)良資產(chǎn),在上汽依維柯紅巖成立之前,曾承擔上汽短板重卡業(yè)務的重擔,但上汽此次放棄匯眾,主要在于虧損嚴重無法盤活,年產(chǎn)400輛已近乎半停產(chǎn)狀態(tài),匯眾離它們的愿望愈走愈遠了。
單純從上汽角度講,與其讓匯眾垂死掙扎,還不如忍痛割愛,將精力全部放在上汽依維柯紅巖身上。
因為從目前看,上汽在紅巖的基礎上打造的重卡產(chǎn)業(yè)雖然經(jīng)歷了近兩年多的磨練,但離中國重卡市場第一梯隊還有距離。而除了上汽依維柯紅巖,上汽旗下的商用車板塊還有收購的南汽躍進輕卡、上海申沃客車和上柴(業(yè)界不習慣把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納入進來,因為微車本身是一個難以納入商用車主體統(tǒng)計的板塊)。但南汽凌野重卡失敗后,躍進卡車早已是中國卡車的邊緣型企業(yè)。
$page$
因此,在匯眾被出售后,上汽商用車的重擔將主要由上汽依維柯紅巖承擔,但其能否翻身進入第一梯隊,還要看上汽的整合和三方的融合程度。
重卡整合開始
在早先春蘭倒牌、凌野慘敗后,重卡市場只見進者不見出者,尤其是去年以來,聯(lián)合重卡、山西大運、恒天重卡、力帆駿馬等數(shù)十家新軍進入重卡制造領域,其中不乏長安重汽、廣汽日野這樣被看好的企業(yè)。各種資本看好重卡市場,單單為何容納不下匯眾?
匯眾重卡被出售,并不同于此前春蘭經(jīng)營不善被徐工收購,也不同于南汽凌野重卡的慘敗退出。當時,它們沒有和眾多的選手比拼,沒有如今激烈的競爭,多半是自身實力不濟掉隊。時過境遷,匯眾被收購,主要源于激烈的競爭使得市場份額快速縮小,上汽甚至難保匯眾在上海周圍市場生存,年虧損8000萬元。2009年,中國重卡市場規(guī)模在60余萬輛,14噸以上的企業(yè)有28家,其中前10家的銷量集中度為83%以上;前5名的集中度為95.5%。其中超萬輛的前5名企業(yè)一汽解放、東風、中國重汽、陜西重汽和福田歐曼牢牢控制了重卡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。
這樣來看,中國重卡市場面臨這樣一個矛盾:集中化的趨勢在加強,而后進者在不斷涌入??梢哉f,上汽匯眾重卡出售,意味著中國重卡市場集中化的加強。
有趣的是,無論是出售者上汽,還是接手者中國重汽,都是各自領域的重量級企業(yè),而中國重汽則是重卡市場的領軍者,以上汽的實力都難使匯眾立足重卡市場,那么很難說如此之多的新進入者會有寬廣的空間。
在乘用車之外,汽車行業(yè)的兼并重組很少有人注意到諸如重卡在內的商用車市場,盡管市場規(guī)模不斷增加,但雄厚財力的股東將很多資本抬進了重卡市場,加劇了競爭,并購就會提前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