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音美術館登上了南京公交車 乘客們是啥體驗?
1月4日下午,記者在南京藝術學院的校區(qū)內看到這輛被涂滿色彩的普通公交車,有5、6位工作人員正在現(xiàn)場對巴士進行車內裝置改造。據(jù)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基礎部的老師、此次活動總協(xié)調人高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,這輛公交車上將會裝上6個B&W音響,播放由米拉和該校學生一起編寫的音樂作品,在這個公交車循環(huán)播放。
“之所以會選擇35路公交車,也是我們和南京公共交通有限公司、南京江南公交客運有限公司經過幾天的探討決定的,本來想這輛公交車的線路可以路過南藝,但發(fā)現(xiàn)線路并非是最理想狀態(tài),最后經過幾輪取舍,決定了這輛巴士?!睋?jù)高雷介紹,35路公交車途經南京的新街口、珠江路等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地方,且有南京比較經典的靠站點。
據(jù)高雷介紹,在公交車上,Mira還設計了60根系有彩色綢帶的鉛筆和帶有鮮明色彩的留言本,她希望乘客上車后,聽到這樣的音樂,有所感觸,記錄在本子上。
如果有一秒鐘被感動到,這次活動就有意義
“米拉真正開始創(chuàng)作是從2015年12月15日開始的,事實上,不管是從我們老師還是從米拉的角度看來,所謂學院里的創(chuàng)作、實踐、跨界的合作,不該僅僅停留在學院里面,而是真正走出象牙塔,真正進入到公共空間,以一種非常不經意、非常輕松的方式,介入到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里。我們可以想象一下,一個普通市民像往常一樣買票上車,但是他上了一輛不一樣的大巴,他看到的、聽到的不一樣,對他產生了影響、感動或者啟發(fā),這一部分是最有意思的,這也是當代藝術在討論的一個話題?!备呃妆硎?,藝術如何進入生活,這個作品非常巧妙有效地就做到了。
在一個月的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高雷與創(chuàng)作團隊認為,在整個項目最具挑戰(zhàn)的就是這些在校的學生是否僅通過抽象的繪畫作品就創(chuàng)作出讓米拉滿意的音樂作品,結果學生用他們的作品證明了他們都非常出色。
米拉最后對這些作品進行混音,用6個揚聲器,5.1聲道來提供一個最真實的播放聲音的空間,可以讓這個作品在播放時更加完美和極致。
“這些同學非常棒,他們創(chuàng)作的電子音樂作品的風格我感覺跟法國的先鋒派電子樂很接近,很抽象,也很魔幻?!泵桌f,以前辦音樂會,很多人會買票去聽,但這一次人們不需要支付太多的錢,他們可以用最公正的角度去評價這段音樂,“在公共場合播放這些音樂,人們會喜歡還是討厭,我很害怕這種未知感,但同時我也很期待和興奮?!睋?jù)Mira介紹,之前她曾在飛機上做過類似的實驗,但畢竟坐飛機的人沒有那么密集,她之前想在高鐵上嘗試,但高鐵很難搬到學校里面來,公交車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的體驗到,他們還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記錄在車內的留言本上,之后米拉會把這些帶回英國展出,作為延續(xù)。
本次公共藝術事件總策劃、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華東區(qū)藝術項目經理龔蓓表示:“藝術源于生活,我們希望借35路聲音美術館讓藝術重回生活,悄無聲息地融入生活。在南京的街頭巷尾,它駛入了樸素平凡的每一天,在人們對其絢麗外表與抽象實驗音樂的各種回應與反饋中,產生新的互動。 在公共藝術事件中,這也許是最美好之處?!?/p>
高雷告訴記者,當代藝術展覽很多都打著“介入生活、進入生活、關注生活、關懷生活”的口號,但大多都是在藝術的話語圈里討論,事實上,很多老百姓根本沒有機會去接觸到真正藝術層面上的內容,不管是在商業(yè)空間,還是在硬件高大上的美術館、展覽館,參觀者都會有一種障礙,他們會事先做好心理準備,而這個項目則顯得特別輕松,人們可以在很不經意之間,慢慢悠悠,在公交車上相遇,在車上聽到音樂作品后,哪怕有一秒鐘有新的啟發(fā)或感動,那么這次的活動就有意義,“藝術家也好,從學生也好,不應該被打上射燈,被貼上標簽,而是真正把創(chuàng)作的作品帶入生活。”高雷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