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BRT現狀調查:車輛配備應更貼合快速公交特性
載客量高 馬力足是關鍵
高載客量對車輛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據魯華峰介紹,長年累月超負荷運營,需為車輛配備超大馬力的發(fā)動機。目前,一號線的運營車輛采用了依維柯柯鎖巴發(fā)動機,馬力達310匹,他形容該馬力實為一架重型坦克所需的馬力。魯華峰也表示,馬力夠足只是滿足運載能力的一個方面,日益嚴峻的運載形勢,也要求車輛擴增車身內部的運載空間和升級整車的載運能力。
他坦言,目前車輛的額定最大載重為28噸,自重達18噸,以中等身材的成年人為標準計算, 剩余10噸的載重空間只能同時容納150人,但一號線的載客量已遠超150人,可見車輛應當適時協調自重與載重的比例。此外,國內普遍采用的低地板前、后橋結構也降低了整車的重心,車內凸出的輪拱加高了第一排座椅,既占用空間也不符合小孩及老人的生理特點。魯華峰表示,這也要求客車制造廠家優(yōu)化座椅的適座性。同時,車門受擠已嚴重變形,這就要求車輛制造者優(yōu)化大容量客車車門的設計,加固相應組件,對車門拐肘處的設計也要更靈活。
高制造水準 增強吸引力
既然車輛是既提供交通服務又規(guī)劃出行效率的手段,那么車輛的制造水平也就是既聯系乘客又影響運營能力的服務方式。
《中國巴士與客車》年鑒主編王健認為,規(guī)劃出行方式進而優(yōu)化出行效率,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減少私家車的出行比例,即賦予BRT足夠的吸引力,以吸引民眾放棄私家車轉乘公共汽車?!拔钡倪^程需兌現BRT技術在發(fā)展快速公交系統(tǒng)中的兩大基本功能:一是以快速服務吸引乘客,要求BRT的服務環(huán)境、收費方式、車輛運營、乘客信息系統(tǒng)等均類似軌道交通運營,并且有法律法規(guī)所支持的專用通道使用規(guī)則確保BRT無障礙暢行;二是引導民眾對BRT形成全新的認識。
乘客對傳統(tǒng)公交的印象多是路線復雜、乘車時刻不確定、發(fā)車間隔不統(tǒng)一以及有時會提前停止運營或將乘客“拋錨”在途中。而如今的新型快速公交客車應具備與環(huán)境“友好”的動力推進系統(tǒng)、舒適的車內空間和高效的運能,因為精湛的造車技術是吸引潛在乘客的關鍵性因素。
目前,國際上BRT用車大致可劃分為三類:傳統(tǒng)客車、標準快速公交客車以及先進巴士快速交通車型。而歐美一些國家已研發(fā)出一系列面向未來的先進快速公交車型,并已投入到商用運營中。實際上,國內的客車制造商已經在積極地引進和開發(fā)更為先進的大容量、低地板客車,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商正在研發(fā)符合BRT運載特性的先進客車,以從技術上實現減少私家車出行的可能性。
增投大型車 提升運營效率
不言而喻,BRT等多重運載手段已成為落實“公交優(yōu)先”的切實可行方案之一。但單純依靠增寬道路、建高架橋、增加車輛供給能力,只能減緩而非有效改善交通擁堵,因此,許多城市都鋪設了公交車輛通行專用道,真正賦予公交車特別通行的權利。但王健認為,城市既然賦予公交車“獨霸一條街”的權利,公交車就需還民眾高效的運載能力。
王健建議,除了提高車輛設計水平、讓公交車更加小汽車化之外,還應鼓勵大型車加入運營。大型車即長度大于18米的大容量城市客車,如24米雙鉸接車。對于有高出行需求但道路資源無法滿足的城市,采用大型車會起到加速區(qū)域人流分散的作用。但國內法規(guī)尚未將大型車明確納入城市BRT運營系統(tǒng)之中,《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》也只對公路客車作出汽車外廓尺寸不超過18米的具體限制,對于BRT運營車輛外廓尺寸的規(guī)定還很模糊。王健認為,作業(yè)在公交專用道的車輛,其相關尺寸當有明確規(guī)定并放開,建議修改相關標準與法規(guī)的技術導向,投放大型客車來滿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