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汽沖刺上市遭遇規(guī)模陷阱 IPO成內部政治任務
11年前,徐和誼剛剛從北京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官位上棄政從商,親自帶領員工,用500把鐮刀開荒除草,為合資公司北京現(xiàn)代開辟工地。4年后,他從北京現(xiàn)代董事長的位置,升至北汽集團掌門人,從那時起,整體上市就是他的目標。
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資本市場大門關閉,2009年因自主品牌短板而再度飲恨之后,徐和誼2013年再次發(fā)起的IPO沖擊,勢在必得。
收購得來的薩博知識產權最近已轉化成為中高端自主品牌紳寶;掛牌成立的北汽股份作為整體上市平臺,已經納入了兩個利潤豐厚的合資公司北京現(xiàn)代的50%股權、北京奔馳的51%股權。
但這還不夠。
為了吸引資本市場的青睞,他于近期收購鎮(zhèn)江汽車,計劃總投資150億元,以建設全國第五個生產基地,將產能擴張至140萬輛,并又把眼光投向了即將從長安獨立出來的昌河汽車;國際市場上,在吉利、萬向等先后退出對電動車廠商菲斯克競購之后,北汽仍在不斷傳出洽談消息,徐和誼更是直接說要收購一個歐洲市場中高端品牌。
徐需要通過快速擴張,向香港的投資者講述一個更大更好的故事,以募集期望當中的100億資金;反過來,他又恰恰需要投資者的這些錢,去支撐自己講出的故事——連續(xù)的擴張,資金需求已經達到數(shù)百億。
這樣的一個相互依賴的循環(huán),能否如愿在明年上半年成功實現(xiàn)?在眾多業(yè)內人士看來,北汽集團自主品牌剛剛起步,對合資公司的掌控力度有所欠缺,在整體市場降至低速增長階段的大環(huán)境下,徐和誼理想中的閉環(huán),存在著很大的失敗風險。
“我不好說這個時候是不是并購的好時機?!痹洆芜^北汽集團總經理的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秘書長董揚顯得有些欲言又止。他對記者稱,低速增長時期的快速擴張的確面臨著可能消化不了的問題,但也許正是市場不大好的情況下,才能產生這樣的并購機會。
但對于已經失敗過兩次的徐和誼來說,冒風險是值得的。整體上市不僅是他的夢想,也是背后的地方政府的意志。北汽需要從國家定義的汽車工業(yè)中的“四小”升級到“四大”——做大,幾乎是所有國企共同的選擇。
自主品牌未站穩(wěn)先擴張
徐和誼此前透露,赴港上市所募集資金將用于發(fā)展自主品牌轎車業(yè)務,所以他必須講一個最好的自主品牌故事。
然而,現(xiàn)實是,一直以來,自主品牌乘用車始終是北汽發(fā)展的短板。在徐和誼于2009年發(fā)動第二次上市沖擊時,北汽還沒有自己的自主品牌,而當時上汽的榮威已經達到了9萬輛的年銷量。
直到2012年3月,北汽首款自主車型E系列才宣告入市。2012年全年,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總共銷量為6.6萬輛,僅略高于自主品牌銷量冠軍長城汽車的10%,進入不了自主品牌的前十名。并且,6.6萬輛中E系列只有2萬輛,更大部分銷量來自于利潤微薄的微車業(yè)務。
為了補齊自主品牌的短板,北汽于2009年耗資2億美元收購了破產的薩博的知識產權。直到今年5月,標榜“源于薩博、高于薩博”的紳寶品牌D系列終于在北京上市。當時徐和誼給出的2013年銷量目標是“保2萬輛、爭3萬輛?!卑凑者@一目標,紳寶月均銷售要到2500輛至3750輛,但截至目前,每月銷量只有1000輛左右。
這樣的成績是難以“忽悠”投資者的。徐和誼轉而從前景下手,以快速擴張的產能布局,展現(xiàn)北汽對自主品牌的重視與信心。
8月7日,北汽正式收購鎮(zhèn)江汽車以建設華東基地,按照協(xié)議,該基地計劃總投資150億元人民幣,分兩期實施,總產能規(guī)劃超過30萬輛。這已經是3年以來北汽在北京之外擴張的第四個生產基地,徐和誼實現(xiàn)了華北、華中、西南、華南和華東五大生產基地的布局。
鎮(zhèn)江的30萬輛產能,加上已有和其他在建的產能,北汽在自主品牌上的產能已經達到了140萬輛,這個數(shù)字是去年6.6萬銷量的21倍。此外,徐和誼還提出了在2015年自主品牌銷量200萬的目標。
對美好前景的描繪會吸引投資者的關注,同時也會引來風險的擔憂。盡管包括外資在內的汽車廠商,在中國整體環(huán)境增長放緩的情況下,均像北汽一樣仍在擴充產能,但由于北汽處于預備IPO的階段,其快速擴張的風險尤被關注。
西南證券汽車行業(yè)分析師劉峰認為,這種產能和銷量的高度錯位,很可能會給北汽自主的前期成本投入帶來巨大包袱,如果這個包袱消化不好,反而會對自主品牌的發(fā)展帶來更大障礙。
按照北汽已經啟動的投資計劃,除了鎮(zhèn)江基地的150億元外,湖南株洲基地未來兩年間需要投資60億元以建設第二工廠,廣州增城基地的二期建設同樣需要資金14億元,而剛剛奠基的順義越野車基地的總投資達到31.9億元。粗略一算,近兩年所需投入資金就超過了205億元,遠超北汽整體上市的目標融資額100億。
除了自主品牌,徐和誼還講起了國際市場的故事。一方面,北汽正在洽購電動車廠商菲斯克,這當中還包含了新能源的故事,徐和誼還稱將并購一個歐洲市場的中高端品牌。
另一方面,對于在國內鋪下的140萬輛產能,徐和誼認定向國際市場出口將是一個重要的去向。“不要糾結于產能,過剩還是不過剩,讓市場經濟自行調配。”他說。但目前的情況是,中國的汽車出口在7月份同比環(huán)比均處于下降狀態(tài),連續(xù)2個月雙下滑。各國的技術、貿易壁壘逐漸增多,出口形勢不容樂觀。
汽車評論員周磊認為,北汽的當務之急不是急于擴充產能,不是急于進軍海外市場,而是應該把包括研發(fā)、生產和營銷服務在內的汽車產業(yè)鏈綜合實力這個基本功練好。
另一名評論員藍朝暉同樣認為,目前北汽的自主產品正處于市場考驗期,剛剛上市的紳寶還未在市場上站穩(wěn)腳跟,又再次興起收購的念頭,只怕得不償失,況且經濟大環(huán)境放緩,也使得擴張充滿了懸念。
強勢外資伙伴掣肘上市
如果說自主品牌是徐和誼吸引投資者的“前景牌”,那么利潤豐厚的北京現(xiàn)代、走上正軌的北京奔馳這兩個合資公司,就是徐手里的“現(xiàn)金牌”。但這兩手“現(xiàn)金牌”,也給北汽的IPO帶去了一些困擾。
首先是北京奔馳的外方股東戴姆勒入股帶來的政府審批問題。為了將北京奔馳的中方股權納入到上市平臺北汽股份中,同時讓股權多元化以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,北汽在今年2月份和戴姆勒簽訂協(xié)議,由戴姆勒出資6億歐元獲得北汽股份12%的權益,同時將雙方合資公司北京奔馳的中方股權從50%上調至51%,這樣北汽股份在北京奔馳就能處于控股地位,北京奔馳的股權就可以作為“主營業(yè)務”納入上市平臺北汽股份。